@ 当前位置  /
什么是模锻斜度?如何确定
来源: | 作者:豪迈精锻 | 发布时间: 2023-07-24 | 109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       模锻时,金属在压力下充满模膛,模壁也发生弹性扩张。当外力去除以后,模壁发生恢复收缩而夹紧锻件;同时,锻件与模壁之间存在接触摩擦力,使得锻后难以取出锻件。为了锻后能够顺利地取出锻件,模膛的侧壁必须要有一定的斜度,相应地在锻件上也就会产生相应的斜度。这个斜度叫做模锻斜度。

      模锻斜度可以在锻件侧表面上人为地添加敷料来形成,也可以是锻件侧面上固有的斜度 (自然斜度)。锻件外壁上的斜度称为外模锻斜度a,锻件内壁上的斜度称为内模锻斜度B(图4-11)

      如图 4-12,锻件在有斜度的模膛中成形后,模壁回弹时会产生一个脱模分力Fsina来抵消模壁对锻件的摩擦阻力Frcosa,从而减少取出锻件所需的力 Fqu 。即:

Fqu=FTcosa-Fsina=F(ucosa-sina)

      可见,模锻斜度a值越大,脱模分力也越大,取出力 F就越小。并且锻件只要稍微脱出一点,就会与模壁脱离接触,摩擦阻力就会消失,取出锻件就容易了。但是,加上模锻斜度后会增加金属损耗和机械加工工时,同时,模锻时金属所受到的模壁阻力也大,使金属充填困难。因此,在保证锻件能顺利取出的前提下,模锻斜度应尽可能取小值。

         同一锻件上,内模锻斜度一般地要大于外模锻斜度,原因是锻件内斜度的部位在冷却收缩过程中会将模膛突起部分夹紧,更难于脱模。

       窄而深的模膛处,锻件难以取出,应采用较大的斜度,高度较小的锻件可以采用较大的斜度,锻件高度不大,增加斜度而多消耗的金属量不多。

       模膛上的斜度是用指状铣刀加工而成,所以模锻斜度应选用3°、5°、7°、10°、12°等标准值,以便与铣刀规格相一致。为了简化模具加工过程,同一锻件上的外模锻斜度或内模锻斜度不宜取多样数值,一般情况下,内外模锻斜度各取一值。

       为了使上下模的斜度在分模面处对接,有时斜度的取值需要有意放大,称为匹配斜度。有时将锻件相对于分模面取某种位置或倾斜一定角度,就能获得自然斜度,一般来说,锻件能够形成自然斜度,就不必加以人工敷料增设模锻斜度表 4-5 是生产上常用的模锻斜度范围。另外,钢质模锻件的模锻斜度也可以按GB12361一90《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》确定。

表4-5各种金属锻件的模锻斜度

锻件材料外模锻斜度内模锻斜度
铝、镁合金钢、、耐热合金3°~5°5°~7°
钢、钛、耐热合金5°~7°7°、10°、12°